中国同济心理网
咨询热线:13147104238
search menu
核心业务板块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心理文章

接纳自我,恰当地表达爱
点击:1903次   日期:2016年06月08日

——NLP自我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处理




    我们常常会在各类社交平台看到爱心人士转发的消息。如今,高考前夕,我又在微信群看到了关于“丢准考证”的消息。鉴于2015年高考“丢准考证”不实传闻大量公布,不少人对此则消息是抱着质疑的态度的。于是有群友回复“转发前请自己先打电话验证一下”。

    另有一则消息称“8岁小孩患心脏病,疼痛难忍,急需捐助”,也有群友看完后回复“没见过有心脏病发作还可以地上打滚的”。

    或许是爱心地趋使让网友动动手指,传递爱心,却遭到了他人的质疑。于是我想到一个问题,怎样的爱才算是有品质的?如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爱?

    近期我主持了几场沙龙活动,在边学边用中对爱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弗洛尹德对“力比多”(性本能)的诠释,曾不为人们所接受,甚至遭到排斥。而现在这个理论仍是心理动力学的源头。

    或许“性本能”当下仍有很多人无法接受,但是换作“爱本能”人们仿佛更易接受。如果你感受过爱之激情、爱之张力、爱之生机、爱之无畏,那么我想你就知道那种动力是多么的强大!每个人都有爱的能力,这是天性使然。婴儿对妈妈的依恋是爱,父母对孩子的关注是爱,异性的相互吸引是爱,朋友间促膝长谈也是爱;登高远眺、极目舒意是爱,连篇夜读、拍案叫绝是爱,痛哭流涕、感同身受是爱,穷思竭虑、挫骨扬灰也是爱。在这种自然而发的力量之下,无论是主体还是客体,相互间可以去趋动生长、促进繁荣、灵动有序就是有品质的爱。

    有爱就要大声说出来,就跟有力就要使出来的道理一样,你浑身有劲,确实需要有对象去表达。可为何仍有许多人众口一词,“我是缺爱的宝宝”或许源于我们各自对爱的感受不同、认知不同。




    NLP的前提假设提示: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的确,即便同卵双生子,其基因也有微小的差异。比如:我的邻居有一对双胞胎姐妹,现读高一,她们的长相仍然无法区分,但在个性上已然呈现出很多的不一样,一个向往外面的世界,一个喜欢粘着爸妈。

    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意味着每一个人都是完整而独立的个体,想想周围的你、我、他,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员工、每一个路人,也都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长相,不一样的经历,不一样的人格。有人喜欢整天粘在一起,有人的喜欢LV, 还有的人喜欢留白,需要空间,也有人喜欢被“众星捧月”,有人喜欢被指正,有人喜欢被“惩罚”,有人喜欢不断地被“刺激”……诸多不同,注定每个人对爱的感知也就必然不同,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有着对自身的渴望,都值得去尊重。这世间,我们不缺爱,缺的是恰当地表达爱。

    当你选择了一个爱的对象时,你是否可以接纳这个完整的个体,包括这个对象所有的优势与不足?你是否可以接纳完整的自己,包括所有曾让你耻辱、傲骄的过往?当你准备好的时候,就会知道爱的表达需要真实,在真实的基础上再去修饰。修饰并非掩饰,修饰是幽默、是升华、也是理性与智慧,是平静生活中的调味品,更是为了顺应双方的需要和不同。

    恰当地去表达爱,需要有足够的深情、勇气、执着、耐心……以及一颗忠于自己的心。


祝娟娟   

2016年64





联系我们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解放大道688号武广公寓楼A座3302室
    咨询热线:13147104238
点击拨打
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在线报名
联合同济 助力成长
扫一扫添加好友 电话/微信号:
phone_in_talk chat br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