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同济心理网
咨询热线:13147104238
search menu
核心业务板块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心理文章

心理学丨为什么人在大自然中更容易放松?
点击:2495次   日期:2016年07月08日


    昨天,我叫四年级的学生画自己的家乡,要求分小组合作,一个小组出一幅作品。结果,我话音刚落,几位同学就盘起腿坐到了刚拖过的地板上,讨论了起来。我立马上前阻止,“我们要讲究卫生,都上四年级啦。”“又不脏。”只是淡淡地答了一句,显着一幅满不在乎的样子,扭头继续他们的讨论。
    此刻,我对他们有着几分的嫌厌,并不是因为他们对我的劝告的不屑一顾,而是因为他们随意的行为——都四年级了,怎么可以轻意坐地上呢?
    不一会儿,几个学生从地上爬起来,“老师,老师,我们画好了。”笑嘻嘻地递过“杰作”,上面印着几瓣“梅花”。然后他们的小手在自己衣服抹了抹,仍旧用一幅不以为然的涎皮的表情看着我,仍旧是笑嘻嘻的。我什么都没说,只是接过他们的作业,慢慢欣赏起来。他们的画作是那样的稚嫩,可我觉得他们的作品又是那样的成熟——里面充斥着一种情怀,一种他们对于大地的情愫。这时,我忽地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个大地不也是我们的温床吗?
    乡村的严夏,多少小孩都在石板上度过的,仿佛那就是他们的生长的地方。的确,他们就是在这一块石板上一天天生高起来的。他们就是这样以地为床,以天为被。石板表面都被这些个无忧无虑的小孩子磨得光滑锃亮。小孩们聚到一起就会不由自主地坐下去,好像是坐到祖母怀中似的,一点都不显着难为情。这时,小一点儿的就爬着玩游戏,涂鸦;稍长一些的就漫无边际地谈论着只有他们才晓得的事情。
    可是,随着年岁的逐增,我们就渐渐地远离了大地,慢慢地远离那一块块熟悉的石板。这块石板我们曾经呆过,曾经在它上面度过一美好的时光,那一块也是。可是,我们现在不这样了,现在我们“站立”起来了。我们可以很潇洒地从上面走过,但再不会留恋这些温热的土地了,也再不愿坐到这些光溜溜的石板上了。
    我想,现在我们都不愿席地而坐了,只是因为总是怀疑地上有什么可疑的脏物,只是因为身上穿着、戴着名贵的物件,只是因为那摸不着的体面——我们身上可是虚挂着种种名目呢。我们就这样轻意地脱却了天性中的从容与单纯,我们就这样轻意地被剥去了与大地亲近的机缘。



    曾几何时,我们与自然贴的那么近。不知何时开始,许多人开始花钱找寻自然的踪迹,纵情山水,寻求一份放松与安宁。为什么人在大自然中更加容易放松呢?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投身大自然,可以暂时抽离现在忙碌的生活。
    在NLP中,我们把意识的一种能力称为“抽离”。徐云博士NLP执行师课程中也会讲到逐步抽离法,“抽离”被用来描述对你自己具有外部意识的过程(或任何其它的观点)。当人长期处于紧张工作的状态下时,会想要“停下来看一看”“把自己从事件中解脱出来”,于是纵情山水,忘掉让自己烦恼的事。
    2.呼吸本身就是一种减压的方式。
    研究表明,呼吸可以抑制应激激素的分泌并改善你身体应对压力的反应。短促的呼吸会触动身体的交感神经系统,在压力和工作的刺激下激活你的身体。而在一个合适的户外环境中进行缓慢的深呼吸会引起身体的副交感神经反应,人们很容易因此而平静下来。有时候停下来闻闻路边的玫瑰花香,便可以把身体内的压力一点一点释放。
    3.寻求一份归属感。
    在《目客:花朵与我》中曾提过:“人必须有存在感才觉得快乐……到自然当中去,会觉得自己跟周围的生物是在一个水平线上的,不像跟人在一起的时候,大家都是高高低低的。到自然界当中,放下自己的身段,你可能跟一只青蛙、一条蚯蚓栖息在同一片草地上,看着它们在你脚底下跳来跳去,或者蠕动,你觉得你们共属于同一块草地,不是竞争的关系,心里自然就很平静,有了一种归属和存在感。”
    我们都知道,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而不可忽视的是,人来自自然,生存于自然,是认识、改造自然的主体。心理健康,不仅包括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而且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因此,我们日益关注心理健康的同时,也得更加重视我们与自然的关系。




联系我们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解放大道688号武广公寓楼A座3302室
    咨询热线:13147104238
点击拨打
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在线报名
联合同济 助力成长
扫一扫添加好友 电话/微信号:
phone_in_talk chat br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