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同济心理网
咨询热线:13147104238
search menu
核心业务板块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心理文章

教育孩子是帮助孩子成长为他自己的样子
点击:1915次   日期:2016年09月25日

导语: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纪伯伦




一个有关教育的故事

1956年,一个美国黑人小姑娘想去自己社区里面的白人学校被拒绝。因为当时白人学校和黑人学校,是不能混合的。她的父亲是一名律师,愤而起诉。官司一直打到了美国联邦大法院,6位大法官坐到一起讨论,把黑人和白人隔离开来,到底是否违背了美国的宪法。

这也是心理学第一次作为测量学科被引证。

通过实验看到,当把白人和黑人隔开来之后,虽然孩子只有4岁,依然可以清晰地认识到,白人比黑人好。

于是大法官们做了一个定论,这也是美国很著名的1956年教育法案。

 

这个法案的执笔人叫布朗,布朗法官第一次清楚地在法律文件中,阐明了教育的观点:

 

教育是帮助一个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寻求自己的幸福。(注意:是孩子本人的幸福,不是他家的,不是他的学校的。)

 

教育不是为社会机器塑造一个合适的螺丝钉。教育应该是倾听孩子的声音,帮助他成为他自己,帮助他在未来生活中,找到他要的幸福。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象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里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纪伯伦



联系我们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解放大道688号武广公寓楼A座3302室
    咨询热线:13147104238
点击拨打
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在线报名
联合同济 助力成长
扫一扫添加好友 电话/微信号:
phone_in_talk chat br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