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徐云博士的工作重心放在了培养讲师队伍和全脑效能训练体系的开发上,因此系统排列除工作坊外,导师专业训练班暂停了一年。
3月24日,徐云博士系统排列导师专业训练课程一阶段开课,以后依然恢复每年一届。
对系统排列导师的认识
徐云老师在整个授课过程中为学员们耐心引导,逐层推进地讲解系统排列的知识和理论。在任何系统中,我们作为其中一员,那些家庭或组织里的潜藏的动力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的深层心理状态和行为。系统排列导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心理咨询技能、心理治疗方法、社会学、简快疗法、NLP、催眠治疗等知识和充足的临床心理辅导经验。
系统排列导师做什么呢?
著名的德国心理治疗大师海宁格先生把他做系统排列的方式称为"现象学方法"——
现象学是哲学的一个理论,在心理学中有现象心理学,强调呈现当事人自己对一切事物变化的主观感受和看法。
在徐云老师的排列现场,当导师把系统成员排列出来后,面对所呈现的现象,内心放空,观察系统中的变化自然发生,导师一般不随意走动,代表可以移动位置,导师询问场上代表的身体感觉和情绪感受。导师的引导来源于脑中景象,或是无法解释的意念。
系统排列的操作
徐云老师对于系统排列有多年的研究和心得,结合大量案例的处理经验,总结出主要三种手段来操作系统排列。
要求导师参照案主议题,通过搜集到的临床资料来设计代表之间的对话,有时是用问答的方式,有时是用谈话的方式,尝试找出牵连认同的影响以便淤积的情绪能量在当下系统中自然呈现。
在徐云老师系统排列的现场,往往会出现僵持状态,导师会通过代表移动位置来连贯当下系统中地变化以获得更多的系统资料。
系统排列的现场用真人作代表,而这些代表在系统中便有些感觉不属于他们自己,属于他们所代表的的系统成员的感觉,加入新角色后,有助于导师突破局面的限制,让系统真实性自然地呈现在当下。
系统排列的运作特点
经过三天的学习,学员们感受到徐云老师授课的最大特点是,通过深入浅出的理论结合鲜活生动的案例,让我们对系统排列导师专业训练课程的认识逐步清晰。
导师可以用人或小物件,把系统成员之间的关系呈现在当下。
呈现出来的事情比当事人所知所感更多也更真实。
导师可能在案主提供资料不全时也能做出效果,因为当事人知道的事情,导师和代表都未必清楚。
代表们所代表的角色往往在空间和时间上相隔很大,但在系统排列中可以大大缩减,并不影响呈现效果。
系统排列的理论渊源来自与中国古代道家学说,强调“顺其自然”和“接受真相”,遵循宇宙运行规律,因而不作判断,只处理呈现在当下系统中的问题。
系统排列技术虽然是德国海灵格先生开创,但很多理念都符合中国人的传统道德观和哲学逻辑。
系统排列中存在无法解释的现象是很正常的,但是系统排列操作的科学性是不容置疑的。通过大量案例的处理,我们可以看到系统排列下呈现出的现象和效果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 |
电话/微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