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徐云博士的工作重心放在了培养讲师队伍和全脑效能训练体系的开发上,因此系统排列除工作坊外,导师专业训练班暂停了一年。3月24日,徐云博士系统排列导师专业训练课程二阶段开课,以后依然恢复每年一届。
4月21日—23日,徐云博士系统排列导师专业训练课程三阶段顺利完成。徐云老师在系统排列导师专业三阶段训练课程中重点提出了“排列师素质”的要求:
与感觉联系
德国心理治疗大师伯特·海宁格(Bert Hellinger)经25年的研究发展起来,已成为欧美临床心理学界一个热门的课题。海宁格把他做系统排列的方式称为”现象学方法“。他把系统成员排列出来之后,让系统中的一切自然发生变化,让变化引导他去知道下一步怎样做,脑子里涌出的景象和无法解释的意念需要排列师将自己内心放空,与感觉联系。
不主观不武断
海灵格的系统排列中的自然现象的变化出现不是人工操作也不是导演出的“心理剧”,系统排列师只不过是把系统“实在是怎样”的本相显现出来,因此要求排列师不主观不武断。
谦卑尊重
排列师的职业素养与心理咨询师相同,同时要求具有广博的理论知识和咨询技巧,具备同情人、关心人的品格,坦诚待人,赢得信任,具备对人际关系的敏感性,不只是一个技术工匠。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包括气质、性格、兴趣、信念和能力等。“ 谦卑尊重”是排列师基本的人格要求。
观察运用能力
观察当事人状态,如年龄,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还是小?被照顾的好不好?最需要的亲人是谁?年幼时有没有被忽视?情绪能量是向外还是向内?
运用代表身体感觉(提取潜意识,经验掣,通过练习得来,本体心锚)、情绪感受(记忆与思维)、站立位置(可以变化测试)以及视觉信号的内容。
专业知识
系统排列导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心理咨询技能、心理治疗方法、社会学、简快疗法、NLP、催眠治疗等知识和充足的临床心理辅导经验。
徐云老师在系统排列导师专业三阶段训练课程中还针对性地提出了排列师的“三个法宝”:
系统排列操作备忘录
也就是系统排列操作的流程管理,如开始前准备有哪些?观察提问的点有哪些?以及选择角色、排列代表、收集讯息、寻找解决的机会、出现“代表”的问题有哪些?如何尝试解决?
急救箱
对于系统排列坚持做下去的方法因导师而异,因案主而异,因此导师询问案主和代表感受很重要,改变关键角色位置,让角色凭感觉移动很重要,加入新角色或新物件,加入新因素等。
案主资料
对话的设计很重要,尽量不用负面词语,相信案主的智慧,注意对案主的引导,尽可能获得最真实有效地案主资料。
如果人生,可以用头脑分析推理逻辑出来,直接像做数理化一样套公式就可以了,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不会有这么多的痛苦和烦恼。所以,大部分的人,需要排列。排列,简单,深入,快捷,呈现现象背后的动力,并且,呈现解决之道。身临其境,自然而然。徐云老师系统排列导师专业三阶段训练课程在一片欢乐与和谐的气氛中结束了,参与学习的专业人士收获很多,感慨时间飞逝,期待下次课程尽快到来!
![]() |
电话/微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