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简讯luntanjianxun
三月十八日,金银湖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中国全脑效能研究院和同济心理研究中心联手打造2018年第一季全脑效能专题论坛,旨在从学习力和专注力的角度,开启学习的潜力。本次论坛特邀中国全脑效能研究院院长徐云博士,中国专业人才库全国心理咨询专家委员会高级专家委员郝秀玲,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湖北分会理事兼培训部部长袁泉,中国全脑效能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陈桂,同时还邀请了中国专业人才库全效能指导师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谢丽君但当本次论坛的主持人。
孩子不喜欢学习、上课不认真听讲
爱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
写作业马虎,偷工减料
不得已给孩子报了补习班
每天晚上要陪着做作业做到半夜
大人小孩都身心俱疲
孩子已经很努力了
不知道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里
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变这种情况?
全脑效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
依托心理学的前沿技术
糅合了教育学、脑神经学、运动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
所开发出的一套调节人脑工作状态的训练体系
可以让孩子在玩耍中提高学习力
让孩子会学习,乐于学习
就在三月十八日全脑系列论坛上,四位导师针对孩子的学习问题,进行了主题发言.
1 为什么关键时刻掉链子
为什么平时记得住考试就卡壳
为什么坐着知道答案一发言就短路
都 是
不易察觉的那份紧张感
造成的!!!
人的紧张分为两种:明显紧张和未被察觉的紧张
正是这份不易察觉的紧张造成了孩子
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跟不上老师的思路
袁老师示范紧张如何影响人
袁老师指出紧张的三个来源
强调全脑的优势
给在座的家长很多启发
2 如何有品质的提高有意注意力
郝老师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
可以说是现身说法了
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郝老师才开始接触心理学
大女儿参加过全脑效能的夏令营
这次寒假两个小时就把英语作业写完了
发生的改变让她赞不绝口
于是遂打算在十堰市也开办一个全脑的班
郝老师从孩子的身体发育角度入手
针对现在普遍的孩子问题进行解释
未被整合的早期反射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引发焦虑,挫败感等
郝老师现场示范了全脑效能的训练动作
在讲解中郝老师还给了一些育儿的心得,比如多用正面鼓励,让孩子获得成就感,而不是单纯的评价对错。自己先优秀起来,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孩子自然会想着积极的方向努力。
很多家长说自己的孩子不是注意力不好,打游戏看电视的时候都可以坐很长时间,虽然功课记不住但是广告词记的可清楚了。郝老师分析指出,人的注意力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看电视或打游戏,是不费力的,属于无意注意应当抑制。反而要去注意培养孩子的有意注意,这才是正确的和有效的学习习惯。家长们恍然大悟,纷纷点头称是。
3 为何仅仅调座位就对孩子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作为全脑效能系列课程的开发者,徐老师上来就讲了一个案例。徐老师的侄子高一原本成绩优异,期末考试后顺利进到了学校的尖子班,搬来学校也是重点高中,想来成绩会更进一步。哪知高二成绩一路下滑,而且老师还反映孩子爱动坐不住,让家长领回去检查一下。徐老师的哥哥很紧张,想了很多办法,后来向徐老师求助。徐老师询问了相关信息并给侄儿做了测试,找到问题所在。
原来侄儿换班以后跳了座位,从最左边调到最右。人的内感官分为三种,侄儿属于视觉型,而且左眼是优势眼,换了座位以后侄儿不得不调整姿势才能更好的收取信息。这样一来,时间久了就会难受,而且靠窗的地方常常让他走神。找到了症结,把座位再调回来似乎就完事了。但以后呢,总不能一直要求老师给特殊照顾呀。于是徐老师要求侄儿学习自己的全脑训练课程,终于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遇到这些问题的家长实际上不在少数,这也是促使徐老师开发这套课程的主要动力。
徐老师还介绍了影响大脑运转的体液——脑脊液
在场的家长都感到长了不少姿势
4 谁动了孩子学习力的奶酪
笑靥如花的陈桂老师最后登场
陈老师也是一位妈妈,巧的是她学心理的初衷与郝老师相同,也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看来普天下的妈妈爱子心之切都是一样的。
不过在妈妈中间流传着一句话: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在学习全脑效能课程以前,陈老师也为陪娃写作业苦恼。陈老师告诉大家从全脑效能的视角去看,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学习方式,不应该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
陈老师现场给大家示范身脑模式的测试方式,有好些妈妈说今天才知道自己的习惯背后,原来有这么多奥秘。可惜自己小的时候没有机会接触到,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在正确的指导下,更开心更轻松的生活学习。
论坛落幕,为了更好的服务大家,全脑效能研究院决定在每个季度举办一次全脑的系列论坛。活动结束主持人和四位导师留影纪念,相约下期论坛!
![]() |
电话/微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