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二日,同济心理研究中心的培训讲师霍云翔老师,为联合同济53、54期心理咨询师班学员授课。霍老师是武汉优抚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湖北省应用心理学会常任理事,拥有逾10年丰富临床工作经验。霍老师要讲的内容是成瘾治疗学和心身疾病学,这两个内容可以说备受关注了,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经历到。
01
成瘾
先说成瘾,那真是司空见惯,常见的诸如吸烟、饮酒、咖啡、上网、赌博等等,简直不胜枚举。上个月今日头条被整改,内涵段子被关停,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在霍老师看来,预防成瘾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因着大数据的精准投放,许多网络用户的浏览时间被人为延长,持续发展下去很容易产生心理依赖。
生理依赖多见于药物的滥用,其中最为臭名昭著的就是毒品。19世纪早期,科学家成功地从鸦片中提取最有影响力的成分—吗啡(止痛剂),发现容易上瘾。1875年,科学家Heineich Dreser由微小的化学变化使吗啡变成海洛因。认为它比吗啡效力更强,而且不会上瘾——这一假设后来被残酷证明是错误的。
毒品分为中枢神经抑制剂和兴奋剂,抑制剂极易产生身体依赖,兴奋剂则主要是心理依赖。由于毒品对于中枢神经的破坏作用,长期服用可以批量产生精神病患者,而且属于器质性不可逆的,危害巨大。
02
心身疾病
心身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心理,社会和生物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作用和相互作用。心身疾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巫医时代,那时认为生病是邪祟入体,通过符咒或仪式来祛除。一直发展到现在的生理和心理双向治疗,可以说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霍老师特别提到了田螺姑娘这一童话故事,并认为该故事所描述的就是一种心身疾病-梦游症。故事说一个农夫回到家中发现饭菜总是有人预备好了,为了找到做饭的人,他就守在家中,结果发现是自己拾回来的田螺里住着一位姑娘。
推测故事的原型,其实饭菜是农夫自己梦游做的,但梦游所做的事自己也不记得,于是联想出了一位姑娘。梦游的原因既有生理方面,也跟心理状态相关,除了采用心理技术干预。还要调理身体,注意休息。
整个课程下来,信息量还是蛮大的,对于非医学的学员来说,很多知识概念都是头次听说,长了不少见识。总结一下,学习成瘾和心身疾病,对于心理咨询师来说更重要的是注意预判,清楚个人的职责范围,注意保护自己,避免引起法律纠纷。对于有志于从业的学员来说,这一点还是蛮重要的。
![]() |
电话/微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