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在同学会上,与同窗们一起回溯过往美好时光,却发觉,不经意间,你已忘却教过你的班主任?
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在百无聊赖的课堂或会议上,你目光凝滞、走神,下意识的胡乱写字或涂鸦?
还有,在午休时,你突然出现幻觉,你所熟识的旧友正向你走来……
这一切,其实都是催眠现象,而解析催眠的过程和掌握催眠的技巧,又是怎么回事呢?
盛夏溽暑,有一群人,却在艳阳高照的江城,来到联合同济教室,潜心学习专业催眠课程,令人激赏!
从2007年起,徐云博士就开始讲授自己设计的催眠师专业训练 8 天课程,并颁发美国催眠治疗师学会与美国催眠动机学院的培训证书。此后,这一课程以平均每年两届的频率在国内各地讲授,从未间断。
迄今为止,跟随徐博士完成催眠师训练并运用所学活跃在心理治疗、催眠培训及其它如教学、管理、营销、表演等各方面的人士,很多都在其生活或工作诸多方面得以明显的改善或提升。
2020年8月14日至16日,徐云博士的三天专业催眠课程在联合同济教室内展开。
在这三天时间里,徐云博士重点阐述了催眠的间接暗示及分类、意识与潜意识关联法、催眠现象、价值观导入法等内容。
学员们认真听讲、做笔记,通过分享、讨论、现场催眠和沉浸式体验等方式,用心感受,加深印象,取得了不错的学习效果。
三天的课程上,如此密集的催眠知识,让学员们获益良多!
催眠的间接暗示是在跟导式语言的基础上发展并使用的众多的暗示技巧。间接暗示可细分为知觉引导、隐含预设式、真实性陈述、开放式暗示等。
比如,隐含预设式的间接暗示,往往具有某种时态性或时序性的结构,把意识从隐含的暗示上引开。催眠师此时的意图是在潜意识层面激发一连串的联想和潜在反应。
真实性陈述,则是利用一种不言自明,来访者难以否定的陈述,从而起到催眠的间接暗示效果。
在第二天中午,徐云博士还利用全脑足球赛的形式,通过遮闭单只眼睛、固定指定的脚,去让学员们踢、抢、避、让,从而整合全脑效能,为下午的学习效率提升大脑的灵活度,很有趣!
瞧,学员们玩得多开心啊!
通行的催眠方法最有名的是埃里克森式催眠法,又称跟导式催眠。埃里克森对催眠具有开创性的贡献就是跟导式语言和间接暗示。间接暗示就是用跟导式语言说出来的指令。这类指令较为冗长、含糊。间接暗示促使来访者在内心思索,试图找出暗示的含义或选择如何做出反应。
徐云博士教授的正是埃里克森式催眠法。从理论层面而言,催眠师必须了解催眠对象的世界模型,通过语词摹仿、整合特征,充分运用觉知、视觉、听觉敏锐的观察力,与催眠对象进行深层沟通...
建立催眠对象完整的生态反馈回路,运用NLP神经语言程式学的方法,在催眠对象对催眠师建立充分信任的基础上,预设法则,用语言建模的方式激发催眠对象的潜意识层面...
另外,催眠师高阶课程中一个技巧“魔法珠链”,它对于因为各种恐惧、无奈、愤怒、冲突、失望造成的负面情绪以及可能因此导致的心因性躯体症状,对于创伤和情绪管理,有一定的快速缓解作用。
聚散终有时。随着三天课程渐入尾声,相信学员们也有各自的收获与感想,希望他们能将今日学到的催眠技巧和知识,运用到自身的价值观目标导入,或通过催眠帮助更多的人。
助人助己,不期速成!尽管学习催眠的道路是漫长的,但只要学会了就会受益终身,与君共勉!
点击上图学习
![]() |
电话/微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