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同济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学员参加2015年下半年心理咨询师考试,特将《发展心理学》考点整理如下: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
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1.学会学习是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
学龄儿童的记忆策略:复诵策略,组织策略,系统化策略,巧妙加工策略。
2.童年期儿童思维的基本特征:童年期是认知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其思维的本质特征是依赖具体内容的逻辑思维。童年期儿童思维发展是从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过渡,是思维的主导类型发生质变的过程。思维类型变化的转折年龄是9-10岁。
3.儿童思维形式的发展
(1)概括能力的发展。主要包括直观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初步本质抽象水平三个阶段。
(2)词语概念的发展。
(3)推理能力的发展。包括演绎推理能力、归纳推理能力、类比推理能力。
4.8岁左右儿童特殊的自我中心式表现是脱自我中心化的过程,是认知发展机制的转换。
5.皮亚杰把童年期(4-12岁)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前道德阶段,儿童只能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
他律道德阶段,儿童认为规则不能改变,对行为好坏的评定,只根据结果。
自律道德阶段,认识到规则是可以改变的,行为好坏判断的依据着重于主观动机意图,而 不只是后果。
6.亲社会行为指对他人有益,对社会有利的积极行为及趋向。亲社会行为也称利他行为,表现为分享、合作、帮助、救助等。亲社会行为的动机有利他行为、期待获得奖赏的有益行为、希望得到权威和社会赞赏的利他行为以及为了减轻个人内部消极状态的行为等。
7.攻击行为是针对他人的具有敌视性、伤害性和破坏性的行为。主要表现为身体的侵犯、言语的攻击以及对他人权利的侵犯。其基本要素是伤害意图。
8.父母对儿童控制和儿童自主管理的消长变化:6-12岁为共同控制阶段。
说明:
2015年心理咨询师报考条件发生变化,详情请见:http://www.jy318.com/news/1467
心理咨询师考试内容设置,详情请见:http://www.jy318.com/Article/1438
心理咨询师课程设置,详情请见:http://www.jy318.com/Article/1343
心理咨询师考试报名入口,详情请见:http://www.jy318.com/Article/37
![]() |
电话/微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