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佳节倍思亲,思亲是最感动人心的一种情感,儿时那些温暖或生动的记忆中怎么少得了父母给我们的关心和感动,父母的爱是天地间最伟大的爱,自从我们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父母就开始爱着我们,直到永远,我们的感动汇集成语言,聚合成行动——感恩,感恩父母,关爱父母,是儿女的责任。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网上曾经有一句很火的流行语,~“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这句流行语充满了爱,也充满了能量。只是,每次我看到这句话都忍不住会想,“我陪你变老”?这是爸妈真正需要的么?或者说,我们的爸妈,实际需要的,是什么样的陪伴?对于他们而言,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有品质的生活?作为子女,我们和爸妈之间的联结是什么呢?对于我们的爸妈来说,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晚年生活?对他们来说,什么才是幸福?作为子女,我们可以给爸妈什么样的支持呢?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处于不安全感和孤独感的纠结之中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聊聊老年人的心理特征。人到了一定的年龄段,会脱离开自己原本熟悉的工作岗位,甚至完全回归到家庭生活中。对于一个正常的普通人而言,工作,是一个丰富的生活内容,是一个长期而固定的生活习惯,当这一部分在一夜之间突然成为了空白,这样的变化给其本人带来的落差与冲击可想而知。
首先是较强的不安全感,导致他们不太敢走出家门,而家里的平静状态对于刚从工作的群体状态退回来的个体而言,是不太能立刻适应的;因此,这就导致了普遍的孤独感,他们开始渴望天伦之乐与子女的陪伴,一旦家人由于种种原因忽略了他们,他们便会感到很难容忍与接受;这样,更增加了他们对周围环境的不适应性,因为对于刚刚脱离工作环境的人而言,他们对周围环境的态度趋于被动,依赖固有的习惯,而很少主动地体验和接受新的生活内容与行为方式;同时,在长期的行为惯性的影响下,他们的行为模式拘泥刻板并趋于保守,他们本能地不愿有所改变,更希望周围的人迁就配合自己习惯模式;于是,当周围的人无法配合或无法长期迁就的情况下,他们便极易陷入回忆往事的旋涡。
而当他们一旦陷入回忆往事的旋涡,导致的便会是更强烈的孤独感,更保守的行为习惯,从而令他们更不容易适应新的环境,继而产生更强烈的不安全感。久而久之,会进入到一个恶性循环,使他们更难以自拔。

作为子女,我们可以给爸妈什么样的支持呢?
1、我们需要给自己种下信念。我们先要让自己笃信:爸妈是高龄段的普通人,他们可以健康,可以阳光,可以独立。
2、我们可以给爸妈灌输信念。让爸妈自己打心眼儿里相信:我有能力;我能独立;我爱自己,同时更有力量去爱。
3、我们可以尝试帮助爸妈训练改变,形成习惯,发掘潜能。适度的磨砺,可以帮助爸妈成长,无论是在生活方面,还是在精神方面;引导爸妈的专注力,引导他们留意新事物,积极处世,寻找差异,从而帮助爸妈改善习惯,帮助他们训练自己的敏感度;还可以暗示的方式帮助爸妈发掘潜能,比如和他们较真儿,摒除老少之分,不随意迁就而向他们请求平等……等等这些,我们都可以尝试。
4、接纳,以开放的心态。我们不仅要接纳爸妈进入高龄段后的心态变化,更可以尝试帮助爸妈以开放的态度面对新的环境、接纳新的习惯、适应新的生活。

作为子女,我们可以帮助爸妈,可以帮助爸妈走出家门,主动拥抱新的生活环境,勇于改善自己不能够适应新生活的固有的习惯和模式,擅加利用自己本身具有的经历、经验与优势,寻找到自己在新阶段的成长方向,在不断地尝试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与成长的幸福。因为只有不断学习与成长的幸福才是最具活力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