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日,张国荣逝世十五周年。提起张国荣,就不得不说说导致他死亡的直接元凶——抑郁症。据统计,全世界有3.22亿人患有抑郁症,抑郁症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疾病。你们会不会很快就不记得我了? ![]()
你们还记得风华绝代的张国荣吗? 没有一个明星,像张国荣这样,生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死后得万千文字凭吊以安神。他打破了“人走茶凉”的魔咒,十年之间粉丝有增无减,遍布70、80和90后,成为永不过时的偶像。这究竟是什么样的魔力,让今时今日的我们还如此热衷于怀念张国荣? ![]()
4月1日, 对荣迷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荣迷是歌迷和影迷的综合体, 哥哥在这两领域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哥哥在坠楼前,写下纸条说:“De-pression(沮丧、抑郁),多谢各位朋友,多谢麦列菲菲教授,多谢唐先生、多谢家人、多谢肥姐,这一年来很辛苦,生活中有很多事情要自己去承受,我承受了很长一段时间,但还是承受不起,我一生没做坏事,为何这样?”在这份约50字的遗书中,张国荣指明他是死于抑郁症的困扰。 |
经纪人陈淑芬其后也证实他患上抑郁症,努力医治年余,但仍因病情失控而自杀。
医学教授林文杰表示:“我深信他最终的行为不是他「自愿」或能「控制」的。首先,张国荣深知自己病情之严重而又积极寻医,而遗书结尾的「一生未做坏事,为何这样?」更表达了他的极度无奈,以及留恋此世的意愿。”
2002年11月,他一度因病情失控,自杀获救。在患病一年的时间里,他一边继续作曲写歌录唱片、出席慈善活动;一边忍受着“发作起来时痛得好像要把他的肉都撕开了一样”的病情,想方设法求医问药,中医、西医,能试的全部试过;此后的他,或许已经预知黑暗随时降临,立好了遗嘱,捐了慈善基金,安顿了包括司机在内的一切身边人。他走的那晚,无数人缅怀着与他一起走过的青春年华。几天内,世界各大新闻媒体如路透社、法新社、美联社等都做了报道,甚至中国中央
电视台《新闻30分》都史无前例地报道了一位香港艺人去世。
张国荣:过分追求完美导致自杀
据香港媒体披露,张国荣没有家族抑郁症病史,也没有经受过什么突发的刺激事件(如亲人亡故、破财),更没有更年期的问题。所以,他的抑郁症应该是心因性的。也就是说,张国荣的抑郁症源自某种长期的内心冲突或人格障碍。可是,在一般人看来,张国荣的一生成就非凡,光芒四射,他的生活应该是灿烂无比的,是什么心理冲突与人格障碍导致张国荣失去生活信念?
张国荣对于入行娱乐界一直不能完全适应。但他曾一度努力掩饰自己,不作丝毫的表露。
对于张国荣可能出现的内心冲突,他曾自言:“初入娱乐圈之时,无论圈内圈外的朋友,都曾说过我的性格其实并不适合在这个地方。而我自己也是认同的,因为在人际关系方面,我并不如其他人那么好(但我已尽力去做),此点已是最失败之处……”他还告诉记者:“尽管现在我仍然是火爆脾气之人,不过不会轻易表露出来,因为人是平等的,无理由自己不高兴便随便发脾气影响别人,结果还是自己吃亏。”由此可见,张国荣对于入行娱乐界一直不能完全适应。
为此,张国荣曾一度努力掩饰自己,将自己的不快埋藏在心底,不作丝毫的表露。他曾说:“过去我一直觉得人有喜怒哀乐的情绪,我只是不喜欢掩饰,用自己的真性情去待人处世。但批评的话听得多了人也逐渐成熟。有一次自我反省之下,才翻然醒悟,以前待人处世的态度是太过任性了,于是决心改变自己的性格。”殊不知,对于像张国荣这样性情中人来讲,“掩饰”自我就是在折磨自我。
张国荣的完美主义既造就了他的非凡成就,也给他带来巨大的精神困扰
对于张国荣可能出现的人格障碍,他的不少朋友都认为:张国荣是一个典型的完美主义者。例如,张国荣在参加第二届音乐盛典时,获得了“亚洲最杰出艺人奖”。录播时,张国荣在台上绊了一下,本来那个镜头可以轻松地处理掉,但他坚持重走一遍,直至满意为止,这给制作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由此,香港歌星刘锡朋回忆说:“以前常和他一起出席活动,也和他聊过天,他演戏就像个疯子,每个角色都100%投入。”
长期的内心冲突与完美主义倾向,张国荣越来越不善控制自我
人的一生起起落落,有少年英雄也有大器晚成,而身在其中却往往承受不起。越是英年早逝,才越让人痛惜。他的人生本该续写出更多光芒,然而陡然的熄灭。这世界一天天改变着,一年年的纪念,常常会去想如果你还在,就更好了。
![]() |
电话/微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