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同济心理网
咨询热线:13147104238
search menu
核心业务板块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心理文章

面对孩子对手机的迷恋,该如何应对?
点击:1822次   日期:2019年12月24日



如今,科技日益昌明的今时今日,人人都有一部甚至多部智能手机。而年纪尚小的孩子,也沉溺于手机的世界中不能自拔。当然,沉迷手机不是“洪水猛兽”,作为了解新知、外部世界的窗口,智能手机给孩子们开了一扇窗。然而,我们仍然要关注自控能力不强的孩子,防止他们无节制的沉溺其间,耽误正事……



最近,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接到不少家长的诉苦,孩子对手机的迷恋,胜过一切。



家长们没收过手机,也砸过手机,还断过零花钱(防止同学拼钱共同来买)。狠话说过,道理也讲尽,都不管用,反而孩子还放话来威胁“再逼狠了,我就……了”。


家长也只好作罢,但当孩子攥着手机不放,沉迷其中的状态,真让父母内心顿生波澜,令他们无法释怀。


不管吧,这样下去,无疑会影响学习,影响身体,断送孩子的未来;管吧,万一造成极端的恶性跳楼事件,这一辈子哭都没眼泪。


那么,为什么孩子会对手机如此迷恋,拿着就不愿意放手呢?



我们都知道,手机是个便捷的好工具。一旦连接电源,有了WIFI,在工作生活中,就架起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只需轻轻一点,各种信息资讯应有尽有。与此同时,大量的视、听、感觉的刺激,人的情绪、心理等内在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研究表明,特别是在打网络游戏时,人的大脑中枢神经也会受到刺激,比其它神经刺激都要强烈,会产生四种物质:多巴胺、内啡肽、催产素、血清素。这四种物质分别会让人快乐又兴奋、痛苦却又能止痛、降低压力、镇定有愉悦感。


一旦沉迷其中,就会莫名的让人爱上它,因为它多彩的画面、好听的旋律、特别是玩游戏时,不断赞美你激励你闯关成功的话语(“好棒哦!”、“继续加油”等等),都会让人产生这四种物质,给人无与伦比快乐,好像有一种被奖赏的感觉,想不断的重复去玩。


相比之下,家长那些冷冰冰的话语:“还不去写作业,都几点了?”、“考这点分,还玩得起来?”。到底哪一种感觉更让人轻松,更愿意接受?人生来就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的。


其实,孩子跟家长之间,通过一段时间的生活后,会形成一个无形的生存空间。这个空间看不见、摸不着。


手机就是家长与孩子之间连接的过渡空间。当面对学习的压力,孩子被家长不认可时,孩子可以在这个空间里,寻找到暂时的放松和快乐,逃离现实的不被接纳、不被认可。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孩子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基础。当孩子玩手机,若父母和孩子之间是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基础上,那么,什么问题都好解决。


譬如说,父母会说,“玩手机对眼睛不好、影响学习、耽误睡眠,我们以后少玩一下吧!”孩子会真的做到,只玩一会儿,就主动把手机放下。


因为,当一件事情发生后,彼此都会根据以往的经验,按自己对对方的印象和看法来预测对方的反应,然后根据与自己的预测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大量脑科学研究证明,在人的大脑里,有一个三个脑区:爬虫脑、情绪脑、皮质脑。当家长说的话或行为被传输到大脑时,若孩子愿意接受,并产生积极地情绪,那么,就会启动皮质脑,对家长的要求做出正确积极地回应。相应的,孩子会转向对其它媒介的注意,如相关图片、数字、认知等等进行整合思维,好好学习。


而当父母和孩子之间是敌对、漠视、甚至是仇恨的关系时,爬虫脑会采取防御措施,情绪也产生消极的情绪,皮质脑处于屏蔽或短路状态。这时,在潜意识层面,家长的言行是不被孩子接受的。即使父母说的是真理,也会被对方认为是垃圾。


另外,每个人都有感性和理性的两面,与其被说服,不如被感化;与其相信理智,不如依赖感觉。成年人尚且如此,何况孩子?所以,父母与孩子之间关系良好,就会大大激发孩子心中的感性,就会轻易地被感化,相信父母的话,做出配合的行为去解决问题;反之,若平时父母经常指责、批评、控制孩子时,那么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就会把你的话当耳旁风,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敷衍塞责,或者干脆硬碰硬,就会激化矛盾。



那家长又该如何引导孩子玩手机呢?


1.制定规则:


(1)要清晰地指出孩子需要改进的行为。比如:限定一天玩手机时间在1个小时内,玩手机必须是在完成作业以后。目标要具体、明确,便于测量。相较“每天玩手机时间不能太长”,“每天玩实际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就更容易测量。目标具体明确,孩子更容易操作。


(2)要清楚地说明孩子完成约定可以得到什么,和没有完成约定会失去什么。


在此过程中,要少说“不”,多说“可以”。比如:“”如果你完成了约定,可以去看一场电影。”而不要说“如果你没有完成约定,就不能看电影。”两个说法虽然意思相同,但如果孩子朝着积极的方向努力,他完成目标的可能性就更大。


(3)要把约定书面化,并张贴在家里的显眼处,让孩子和家长时时刻刻都可以看到。当孩子完成了约定,哪怕是阶段性的约定时,父母都要及时给予鼓励。同样,当孩子没有完成约定,需要承担的违约责任时,也绝对要承担。如不追究违约责任,约定就没有丝毫约束力了。


2.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以身作则,少玩手机,多陪伴


家庭是孩子由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主要途径,家长的思想观念、情绪、语言、行为模式等,都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研究表明,很多喜欢玩手机的孩子,大多父母忙于工作,或夫妻感情不和,吵架或冷战,无暇顾及孩子的感受。当孩子黏着父母,或需要提供支持帮助时,就把手机或者ipad塞给他,以图清净,或者直接把气撒在孩子身上,孩子在父母这里得不到认同或关爱。久而久之,就会在别的地方,或从手机中找寻自由、轻松的寄托。基于这些,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放下手机,有效陪伴。



记得有一段时间网上很流行的话:你只看到武亦姝被清华高分录取,没看到人家爸爸4:30关手机。优秀的孩子,背后都离不开父母高质量的陪伴。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要求孩子不要玩手机,自己却歪在沙发上,看着肥皂剧、浏览着网页,笑得前仰后合。刷手机直到打哈欠,也不愿意放手。


有一次,一个孩子在咨询时对我说:“我爸妈总是要我尊重他们,他们什么时候尊重过我?让我不要打游戏,不要玩手机,自己却玩手机打游戏,在沙发上一坐一个坑儿,还说什么腿坐麻了,腰坐酸了。”


(图文无关)


3.转移注意力,培养新的兴趣


一位哲学家说过:“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最好的方法,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


同样,要想让孩子远离手机,不再沉迷下去,最好的办法,就是培养孩子的其他兴趣爱好。


比方说,当孩子作业做完以后,有意识的带领他出去打打球,运动一下;或者一起来读一本书,读完后,然后一家人对书里的内容展开讨论;周末有空去亲近一下大自然,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旅游一下;或者到同学朋友家串串门,组织一个活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等等。当孩子这些好的兴趣被培养起来后,自然就把兴趣从手机上分散开来,不再沉迷其中。



总之,孩子沉迷于手机,只是一个表象。透过这个表象,若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了真正的温暖、尊重、快乐、平等和爱,要经过积极正面引导,孩子自然会将注意力转移到其它积极的兴趣上来,而这些精神养分父母本自具足,家长只需去践行就可以了。



喻红英/文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国家家庭教育指导师

美国AAH高级催眠师

湖北省心理卫生协会会员

中国全脑效能研究院学习能力指导师

联合同济心理讲师团讲师


擅长:亲子关系、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咨询,个人成长、情绪的管理,婚姻家庭的指导等,从事心理学相关工作2年,曾在武昌区妇联担任家事调解站驻点心理咨询师。


联系我们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解放大道688号武广公寓楼A座3302室
    咨询热线:13147104238
点击拨打
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在线报名
联合同济 助力成长
扫一扫添加好友 电话/微信号:
phone_in_talk chat br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