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不够?---我的第一次心理咨询
胡丽
距离我的第一次心理咨询已过去半年了,遇见几位一起学心理学的朋友,她们有时会问起,看了你QQ空间写的“在同济学习心理咨询的日子”和“与同济心理咨询室的第一次接触”之后怎么没见你写第一次的心理咨询呀?是的,半年了,我写了在同济参加徐云老师催眠工作坊的感受,写了学习沙盘游戏与健脑操工作坊的心得,一直没写我的那次咨询,但是我一直在体会着那次咨询,其实,会在同济心理网与我的空间和博客上关注我写的一点小小心得的人差不多都是一起在学习的朋友,我想,大家即然经常见面讨论心理学的问题,我又何必写点什么让内行们笑话呢。呵呵。但是,怎么说那次咨询也是属于我与那位来访者的一次独有的交流体验,虽不完美但足够真实。
那是2011年过年前的几天,武汉市民都聚在一起吃小年饭的日子,很大的雪,很冷的天,我在同济心理网上免费解答一些在线心理咨询,对于需要心理治疗的人我会尽量说服他们到同济心理咨询室找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做一对一面询。其中有一位来访者答应了几次要来,又失约了,这在第一次来访者中很常见,这天早上,她又主动说要来,可是过了时间她还是没来,约好的老师冒着大雪无奈的回家吃年饭了。我也还有一个小时就要下班了。可这时,她很急的打电话说已坐上了从外地的车就要赶到武汉,让我们一定要帮她。我联系好几位老师,大家都在家吃年饭,就算赶过来也时间来不及了,然后钟老师对我说,网上的在线咨询做了这久,这次你来接待她。我还没想好,她就到了,我一看时间,正是我下班的点。来不及体会自己的感受,我让她见咨询室填写“心理咨询保密条款,知情同意书”等一些基本资料。钟老师给我打了个电话问“你紧张吗?”,我说“我经验多不多,她不了解,但我紧张不紧张她看得出,所以我不能紧张。”实际上,我没有时间体会我的紧张与心情。因为她一进门,我的注意力就在她那了,我在观察她,与网上咨询很不同的是来面询的人,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立体的当事人,一个人的信息有7成都是语言以外的东西传达出来的。在咨询室实习接待时我就很留意来访者给我的感觉。这位来访者是位漂亮的30多岁女性,穿着时尚得体,发型精致,身材匀称,肤白,但她眉头紧缩,双目无神。我轻声和她打了招呼,她一句话没说完眼泪就止不住的流,我递给她纸巾,她眼泪流得更凶了,头无力的往后靠,显出身心无限疲惫的样子。等到她的情绪平复一点,我们就进入了交谈,她是一位很愿意说出自己痛苦的人,求助的愿望非常强烈,她反复提到自己过去10年的婚姻多么幸福,最近老公对她很冷漠,很有距离,她觉得幸福要离她而去了,她反复问我怎么办,她老公是不是变心了,不喜欢她了。我问她如果老公真的变心了,那她怎么办?她说她受不了,她活不了。我问她的目标是什么,她说要夫妻感情与从前一样幸福。。。慢慢从这一问一答中,我发觉,她所谓的从前很幸福只是她自己定义的,因为她主内做得很好,老公也表现得很顾家,为家赚钱,但其实他们的相处在幸福时就有问题,她老公为她买生日礼物,她很开心却不认同自己的开心,也不表现出开心,还责怪老公,因为她认为自己要做个好妻子,是应该节约的。她一直在努力做到让父母满意,让领居朋友认可她,但她自己的内心很委屈,积压到某一点上终于爆发了。随着交谈的深入,我对她的了解也多起来,比如她这次的迟到,是因为今天她们老同学一起聚会,有个女同学会来,是她老公的前女友,她不想见到那女同学,因为她心里有点怀疑老公没有完全忘了她,但她觉得不去,会让老同学们看出她的在意,笑话她的小气,所以她一直纠结了大半天。
我看出了她一些问题,也试图让她去明白这些,结束时我一看时间,原定一小时的咨询竟然超出了40分钟。第二天,她打来电话,我问她对咨询感觉怎么样,她说“感觉没人理解她,我也不理解她。”我问了钟老师,老师指出我的第一次咨询有个问题,少了共情,第一次是建立咨询关系,最简单的原则我在咨询中竟然忽略了。为什么呢?我感到因为我太急于想让她明白我看出的问题,我直接指出她的问题所在,然而,她远道而来,是因为她身边的人都不理解她,她想得到支持,我应该让她自己去明白自己的问题,而不是由我马上告诉她。
半年之后,我对这一点的感觉越来越深,我们不仅在咨询中,在生活中也是如此,我们不能急于去告诉别人的问题所在,要引导本人自己去发掘,感悟,我们的支持比意见更重要。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们自己有的东西才能去给别人,如果一个咨询师本人的能量不强,自己都没有爱自己的能力,何谈去引导别人爱自己呢?光有很丰富的心理咨询知识,说得都是正确的,但来访者一个个阻抗,不接受,原因可能在这里。说得都是对的,但自己没做到,来访者潜意识会感觉到。这也是为什么愿意传授心理知识的人远比愿意做一对一咨询的人多,因为知识学扎实然后传授出去,虽然也不易但还做得到,可把这些知识用在自己身上,超越自己相对要难,且世上没有相同的二人,来访者都是不同的,意味着每一次的咨询都不同。也因如此,我从2011年过完年后,就停了心理咨询,因为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反移情,当来访者自己完全无力,想要抓住我给他力量时,我虽然可以告诉他,“向外求没用,不要依赖拐杖,强者向内求,你要学会爱自己,接纳自己。”但其实我感觉是自己的能量被来访者拿去,虽然这样说时会有某一时候,自己感觉很好,帮到了人,这种有力量帮人会给我一种自己力量变强的感觉,但接下去我能查觉,这其实是一种错觉,就如有的人某些时候通过炫耀自己,贬低别人来得到一时的自我感觉超好,那一时的自我澎涨冰山下是极度的自卑。如果不去面对真实的自己,那么当遇到别人贬低自己时受的伤会更深,而生活中自己对自己贬低带来的伤害会更大。
我感到,当我自己能量并没强大到去帮助别人时,想通过帮助来访者,感觉自己变得有力量,这是很危险的。不去正面自己的问题,通过一种虚幻的力量,掩藏自己的无力。当来访者给你的反应是你帮不了他,对于勉强做咨询的人,这种反弹力是很有害的,而咨询师内心真正足够强大,他不会追求来访者的认可,满足自己对能量的需求。这还是向外求,所以我决定加入工作坊,不仅仅是学更多的技能,比如用催眠,NLP,系统排列,不和来访者一起纠结于他的负面事件,用另外的方法给到他帮助,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内心真正强大起来。说到这里,想起了《非诚匆扰》里的孟非和乐嘉。一直很想谈谈这二人。
胡丽
2011.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