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同济心理网
咨询热线:13147104238
search menu
核心业务板块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心理文章

学习做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如何调治焦虑抑郁心理
点击:1663次   日期:2017年03月09日


焦  虑


        焦虑,已成为现代人普遍的“心病”,有人甚至说当代就是一个“焦虑的年代”。焦虑是在社会生活中,对于可能造成心理冲突或挫折的事物、情境作出的一种特殊反应,是一种带有烦躁郁闷等不愉快色调的适应行为。当一个人在事实上或在观念中,觉得面临困难、处于逆境、遭到不幸,自认为将有强大得无法克服、无法逃避的危险,对即将来临的危险、威胁、灾难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止;对需要付出特殊努力的事情,无法预计其结果,或予以解决,因而产生无能为力的苦恼,引发心理紧张,或者觉得前途未卜,未来一片黑暗,总是觉得有失败的可能,这就是焦虑反应。

      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竞争,对将来必要的担心和考虑是应该的,适度的焦虑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过度焦虑才会成为一种疾病。焦虑症者的焦虑不是来自现实环境中真正存在的实际危险,而是杞人忧天似的虚无空想。处于焦虑状态时,人往往易怒、紧张不安、有恐惧感、注意力不集中、记忆下降、难以入睡、失眠,常伴随的身体症状包括头晕,胸闷,心悸,呼吸急促,疼痛、出汗、消化不良、肠胃功能紊乱。

抑  郁


      抑郁者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悲伤、失望、兴趣下降、无乐趣,常伴随紧张不安、失眠早醒、体重下降、周身不适等躯体症状,其与焦虑症的临床反应虽然不同,但却有着共同的根源。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生物科学及神经学教授萨波斯基就指出:“焦虑与抑郁彼此相关,只不过一方处于随时警戒、另一方则处于长期无助的状态。”但他强调,这两种看起来似乎相当不同的症状皆与生活压力密切相关:“压力,在焦虑与抑郁症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至于压力是引起抑郁还是焦虑,这“似乎是由压力期间的长短而定”。过高的成就目标或凡事非得与别人争先后、比高低也是引发焦虑或抑郁症的重要原因。引起抑郁症的原因还有丧偶、子女死亡、父母死亡、离婚、父母离婚、夫妻感情破裂、被开除、被刑事处分等事件。

顺应自然以解郁虑

        过于看重别人的评价,过于执着于行为的预期结果的实现往往是引起焦虑的重要原因之一。认知疗法代表人物埃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将这类倾向归纳为“绝对化的要求”,并将这类不合理信念作为首当其冲的矫治对象。它在临床上表现为以下一些想法:“我必须要得到其他每个人的爱和赞许”,“我必须具有极强的竞争力、独特性,而且在别人眼中我是最杰出的、最有价值的”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如果事情的状况和发展与我的愿望不一致,那将是极大的灾难”。

         我们尝试用道家顺应自然、反对主观妄为等思想对上述不合理信念进行调治。“自然”是老子之道所体现、所效法的最高原则。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总根源和万事万物的内在规律,它贯穿于万事万物之中,而“道”的特性就是自然而然。也就是说我们要对自己做客观的估计,因性而为,“较量轻重,识其去取”,不勉强做自己不能做的事情,不对自己求全责备。因为每个个体都是不完美的,有缺陷的,让我们放下执着,顺应客观规律而为,顺应时势而为,顺应外在条件而为,顺应自我的特性和能力而为,体味工作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寻求工作过程中的快乐和意义。

“穷反终始”以奋精神

        当我们用“糟糕至极”等判断来评价生活事件也是引起焦虑的重要原因,因此,认知疗法将他列为需要改变的不合理信念。这些不合理信念出自于对自己、对他人及对周围环境的绝对化。

        道家正反相因、福祸相依等朴素辩证法思想有助于人们确立多向思考的智慧,他让人们从更高、更远和更为宽广的视角来看待生活事件和人生的各种问题,从而让人们在挫折中和失败中看到成绩和收获,在黑暗中看到希望的曙光,纠正或排遣“糟糕之极”等不合理的思维和信念。道家的朴素辩证法说明,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坏,一切都不是最终结局,而只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安时处顺以调情绪

        心理学家发现,当人们处于逆境、遭到不幸时,选择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这将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关键性的影响。但是,人却可以自由的选择如何面对逆境的心态。关于这一点,心理综合的创始人RobertoAssagioli下面这段话甚有启迪。他在1938年由于反战而被法西斯囚禁。他描述自己的经历说:“我该如何评估当前的处境?我可以如何利用当前的处境?我发现我有自由去选择不同的心态。我可以心内抗拒诅咒,或麻木的接受,或以殉道者心态自溺于怨愤之中。我也可以拿出运动员的精神,以幽默感来接受胜负,或是把它当作一段有坡的经验……

        在道家看来,既然应该顺应自然,因而,当生活现状难以改变或遇到生活中的突发事件时,就应当以平和的心态,理智的接受现实,随遇而安,而不要怨天尤人,因为这样子会徒增烦恼。道家将这种直面人生,面对现实的态度称之为安时处顺,即是要人们善于适应环境,以理智的态度面对困境、逆境或残酷的现实,不因外界的环境和个人的境遇扰乱心灵的安静。

在临床心理治疗中,顺应自然、安时处顺的思想已经得到成功的应用。日本著名心理治疗家森田吸收和运用这一思想而创立森田疗法,这一疗法的核心观念是顺应自然,其法是将患者固着于自身的精神能量改变方向,使其外向化,要求患者一方面放弃对症状的排斥心理,接受、承认症状,另一方面,忍受痛苦,进行有目的、积极的建设性活动,在切实可行的日常生活中,打破种种交互作用,使症状渐消。抚慰受伤的心灵。

致虚守静以安心志

       现代心身医学和心理学研究都表明,心理状态的确会影响肉体的健康和能力发挥。稳定平和的心理状态使人体内各个组织系统处于和谐有序的状态,有助于身心健康;反之,如果内心长期处于动荡不安、焦急浮躁的状态,则将会导致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功能紊乱失调,降低个体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水平,减弱自我控制能力,当情况严重而得不到解决时,就发展为应激状态。应激状态的延续能击溃个体的自我化学保护机制,降低抵抗力,并成为激发精神病、神经衰弱、癌症等疾病的发病机制。

        致虚守静、坐忘、心斋等心理调节方法为提高中华民族的身心素质作出过不小的贡献。现代西方人本心理学、超个人心理学等流派所倡导的“冥想”,“聆听身体内部的声音”等心理保健和治疗方法与此有很大相关性。这些方法主要是从潜意识的层面开展心理调治,它是通过身心松弛的技巧缓解压力,以消除内在的心理紧张,以缓解焦虑心理,进而达到心理平衡。



联系我们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解放大道688号武广公寓楼A座3302室
    咨询热线:13147104238
点击拨打
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在线报名
联合同济 助力成长
扫一扫添加好友 电话/微信号:
phone_in_talk chat br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