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2010-08-04 09:01 ]
|
要注重心理健康,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
为人豁达、心胸宽广。
正确对待工作和生活压力,正确对待个人进退得失。
遇事想得开、想得通……
把事业看得重一点,把得失看得轻一点,把名利看得透一点。
做到心态平和、淡定从容。
——蒋洁敏总经理在2010年集团公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录
6月8日至13日,记者用6天时间在辽河油田公司现场采访EAP(员工帮助计划)服务,耳目一新。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项目,它对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和谐和员工心理健康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被员工誉为“我们的精神福利”。为了让更多读者感知EAP、了解EAP、享受EAP,为了让更多企业使用类似的方法,促进稳定、和谐、安全、绿色发展,为把集团公司建成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做出贡献,我们现将采访中所见所闻奉献给大家。
 |
辽河油田目前已基本建立起从项目部到基层小队的EAP完整体系,除安排专人负责相关工作外,还在项目部安装两部热线电话,并设立咨询室为员工服务。 |
 |
这是一次EAP成长小组活动,由各单位相关工作人员组成,主要目的是提高业务水平。由于报名参加人数太多,周末时间项目部也要组织活动。 |
 |
这是一次二级单位组织的“人际沟通”团体心理辅导。培训师向学员演示不同的沟通方法。单指指向沟通对象代表不顾及其他人感受,只考虑自己内心感觉的沟通方法。 |
 |
曙光采油厂王琳在寻找刻有自己名字的“心锁”。这个厂要求新员工用心锁形式“心理约定”:热爱工作、珍惜生命。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多样活动,是辽河油田EAP本土化的特点。 |
|
项目新语
辽河EAP是什么?
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 即员工帮助计划。它是企业组织为员工提供的系统的、长期的心理援助与福利项目。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以及员工进行诊断和建议,提供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帮助员工及其家庭成员解决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企业绩效,改善组织气氛和管理。
作为提高员工与企业绩效的有效机制,国际EAP的服务模式和内容包括工作压力、心理健康、灾难事件、职业生涯困扰、婚姻家庭问题、健康生活方式、法律纠纷、理财问题、减肥和饮食紊乱等,全方位帮助员工解决个人问题。其工作环节主要包括:压力评估、组织改变、宣传推广、教育培训和压力咨询。
辽河油田公司引入EAP,服务对象是辽河油田全体员工及其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核心理念为关注员工生命质量,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企业发展;工作目标是拥有一支健康、幸福、高效的员工队伍;服务内容包括员工压力管理、职业生涯设计、人际关系调适、人格完善和成长、环境适应、情绪管理,以及工作与生活平衡,婚姻与家庭,亲子关系与子女教育,危机事件干预等。
EAP在国外企业是一项非常昂贵的服务,如果照搬照抄,简单拿来,对企业来说将是一笔巨大的费用。辽河油田认识到,EAP的中国化、企业化、本土化是必由之路。因此,辽河油田公司党政领导班子决定建立自己的服务体系,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按照目前市场每人每年1000元EAP服务价格(易普斯EAP公司报价平均值),如果外请EAP服务,按照每年服务1万人计算,每年需要投入1000万元,把所有员工家属培训一遍,需要投入3.3亿元。而辽河油田通过创新,只出资300余万元就培训出自己的培训师、管理师和心理咨询师。目前,辽河油田已拥有EAP项目管理师、培训师和心理咨询师420人,服务着33万名员工家属,降低了服务成本。这正是“少花钱办大事”的可圈可点可学之处。
项目探源
辽河为什么引进EAP?
世界500强企业中,目前有90%以上建立了EAP,美国有将近1/4企业的员工享受着EAP服务。本世纪初,EAP进入中国企业,辽河油田在中国石油系统内率先引进。
1999年以来的持续重组改革,使辽河油田经历了两次大的重组和数次小裂变,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组织结构、业务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干部员工由于岗位和工作内容变化,出现心理压力增大等不适应现象,影响了工作绩效。随着企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展,海内外市场工作量成倍增长,辽河油田上万名员工远离亲人、远离基地,前往中东、非洲和我国西部等条件艰苦地区。艰苦甚至危险的工作性质,使员工本人及留守家属的心理压力增大。辽河油田矿区33万名员工家属中,包括有偿解除劳动合同、内退员工、工亡或病亡员工遗属、孤儿等不同群体,这些群体利益诉求不同,有的情绪不稳定,急需心理服务和支撑。
近年来,集团公司主要领导多次强调,员工要注重心理健康,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正确对待工作和生活压力。各级组织,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持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干部,注意员工思想和身体情况的变化,经常交心谈心,多沟通、多疏导,营造企业与环境、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和谐相处的环境。这为辽河油田EAP指明了方向。
针对这些情况,辽河油田党政领导班子把强化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作为有效途径,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2005年开始引入EAP项目。
项目进程
EAP引入五年初具规模
2004年,辽河油田公司党委书记孙崇仁得知,公司一名女员工因特殊原因自杀。他了解后得知,这名女工在工作和生活中心理压力过重,难过无助,导致悲剧发生。由此,辽河油田决定对全体员工和家属开展心理咨询服务。2005年,辽河油田从北京请来心理咨询专家作EAP报告。党委书记孙崇仁、总经理谢文彦发现,EAP在引导员工释放情绪等方面有独特作用,决定引入EAP。
2005年3月,辽河油田开始组建队伍。第一批培训人员255人,大多由来自基层党群、工会、计生、信访等部门的干部兼职。2007年至2008年,在钻采工艺研究院试点。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际注册EAP项目管理师吕玮负责项目普及,700余名员工接受了服务,困扰个别员工的婚姻、家庭、工作等方面心理障碍得到解决。
2009年年初,辽河油田全面推广EAP项目:健全组织机构,设立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和网站;建立3支队伍,由62人组成项目管理师队伍,22位心理咨询师担任热线咨询师;选出10名同时拥有心理咨询师和项目管理师资质者任培训师。2010年,项目在辽河油田全面展开。目前,员工EAP知晓率近100%,培训率超过70%。
推广价值
辽河EAP利己利人利企
EAP服务补充、深化并延伸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使思想工作更加科学化、合理化,收效更大,从而创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公司EAP项目的开展,给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触动。作为一名基层支部书记,EAP项目为我从事的思想政治工作找到了更好更有效的方法,对员工的管理更科学,更有效果了。”“EAP让我们这些基层管理者能更准确地把握员工思想脉搏,走入员工的心灵世界,促进队伍和谐。”锦州采油厂热注作业二区原党总支书记刘兴泉、金马公司采油作业一区党总支书记陈善蓉等许多干部感受深刻。
EAP服务的危机干预管理效果明显。心理危机多指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工作生活状况发生明显变化,尤其是出现了用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以致当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的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植物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心理危机干预则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帮助其处理迫在眉睫的问题,使之尽快摆脱困难,恢复心理平衡,从而安全地度过危机。一般说来,大范围且严重的心理危机多出现在突发性灾难之后。因此,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就成了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危机干预是EAP的重要内容,危机干预对工业性企业帮助最大,对灾后恢复正常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EAP服务对企业生产组织管理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公司提供的EAP服务,感觉自己应该多注意别人的感受,从而用发自内心的力量去进行沟通。”“尊重理解他人的心灵,要比行政命令更容易组织生产经营。心灵沟通是生产协调润滑剂。”曙光采油厂热注作业一区王洋、高升采油厂地质研究所任雪深有感触。
EAP服务使员工和家属的心态更加成熟,心理更加健康,有利于矿区和队伍稳定。“EAP是清除心灵尘埃、融化心灵壁垒的良药。它让我的心境平静,心态积极起来了。从此,我再也不为一点点个人小事去上访了。心态好了,多活几年比什么都好。”一位上访人员接受EAP服务后说。
相关数字
81与1.2万。仅2010年上半年,辽河油田EAP项目部层面组织的各种培训、推广、集体咨询活动达81场,接受培训员工总数超过1.2万人次。二级单位、三级单位组织的相关活动和受训人数不计其数。
30%与85.95%。项目推广以来,员工对心理健康知识的需求度和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及心理健康意识得到提高。2009年,公司所属医院心理科询诊率同比2008年项目没有开展前提高30%。目前,员工群众对EAP的知晓率超过98%,满意率达到85.95%。
1与7。2006年4月AC·尼尔森关于《2006年国际经营性企业组织福利调查研究》项目中,对全球13个国家6200个企业(中国企业占9%,美国企业占11%)引进EAP服务机制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引进EAP两年与没引进EAP的企业相比:企业员工出勤率提高4.7%,离岗离职减少56%,培训费用减少27.8%,顾客投诉减少47%,员工对企业忠诚度提高58%,投资回报率每投入1美元获益5美元至7美元。
现场目击
又见温亚军
 |
10:00 EAP咨询师对温亚军回访。 |
 |
10:20 提起奶奶,温亚军依然有泪水,但脸上也有笑容。 |
 |
11:00 一个拥抱让心灵感到不再孤单。 |
 |
14:00 在单位组织的EAP咨询活动中,我们再次见到的温亚军,面貌一新。 |
辽河油田曙光采油厂热注一区调度室的温亚军由奶奶带大,对奶奶感情很深。今年3月奶奶去世,对温亚军打击很大,每天以泪洗面,难以正常工作生活。接受EAP咨询帮助后,她很快走出心理阴影,工作生活步入正轨。体会到EAP好处的温亚军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EAP培训,并运用学来的知识和技术帮助周围邻居。她对记者说:“EAP对我的帮助太大了。我现在也能帮助别人了!”温亚军现已成为本单位EAP志愿者。6月13日,记者随着回访人员,再次见到温亚军。
典型案例
一把空椅子挽救一段婚姻
2009年年初,辽河油田一位基层采油厂工艺所支部书记发现一名女员工上班时精神恍惚,每天看着电脑屏幕发呆、流泪。原来,女员工婚姻出现危机,丈夫坚决要离婚,女员工以死相逼:“我为他付出那么多,说离婚就离婚,活着没意思。”
这位女员工几天没有上班。支部书记找她谈话,女员工只是流泪,找女员工丈夫,电话打不通。有着十几年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支部书记面对这样的问题束手无策,担心女员工轻生。一段时间,支部书记每天提心吊胆,什么事情都做不下去。受过EAP培训的支部书记想到了公司开展的EAP项目,很快拨打了EAP热线电话……
咨询师帮助支部书记分析:“员工把自己私人问题与领导沟通会有顾虑,是你作为领导的身份造成的。”“不是所有问题都归领导解决,但领导有责任帮助员工解决。”咨询师的一席话缓解了支部书记的无力感。经过意义化重构、焦虑评估、放松训练、指导转介,支部书记表示心里敞亮多了,同时也认为女员工的问题需要更专业的EAP来解决。
支部书记把EAP的保密性和专业性向女员工做了介绍,并将电话号码递到女员工手中。经过两次电话咨询,女员工终于走进咨询室面对咨询师。
咨询师采用“倾听”、“无条件接纳”的技术,鼓励她把自己的经历说出来。女员工一边诉说一边流泪。
接着,咨询师采用焦点解决短程治疗技术,帮她重构了婚姻的意义,她不想离婚,说明她是一个很重视婚姻的人,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人……
接着,咨询师运用“空椅子”技术,把她与丈夫的情感历程重新梳理:把一把空椅子放在她面前,代表她丈夫,她与丈夫面对面交流,把平时想说又不能说的话都说出来。在说的过程中,积压心底多年的愤怒、压抑和委屈一下都宣泄出来了。同时,她也体验到了丈夫的处境,丈夫并不像原来自己想象的那样无情。这个环节完成之后,她“感觉放松多了,心里很舒服”。
“活着不光为了丈夫,还要为自己,为那么多关心自己的亲人。如果自己就这么死了,真是太不值了。”走出咨询室前,她说她想明白了,决定回去后找丈夫好好谈谈,为自己的婚姻做最后努力,不再采用“寻死”的方法解决问题。
“现在他们小两口下班都手拉着手回家。”这是支部书记告诉记者的。
这是一个典型的管理者转介案例。所谓管理者转介指的是需要帮助的员工在管理层(者)的建议下,寻求EAP服务。不是所有问题都归领导解决,但领导有责任帮助员工解决问题。 |